进电梯的时候,看到一家三口。可爱的小女孩,两三岁的样子。我走进去站在里面,小女孩迅速移动到妈妈身后。我对小姑娘说:你好,你几岁了?她把脸紧紧地贴在妈妈的腿上,一声不响。妈妈低头对女儿说:别不好意思,告诉阿姨你几岁了。女儿躲藏得更深了。妈妈有点歉意地对我说:她就是这么不大方,有点胆小。旁边的爸爸也说:快出来跟阿姨讲话呀!直到他们离开,小女孩都没有开口。 10年前,我的德国老师西蒙教授在教学现场演示心理治疗。一位家长焦虑地向他求助:我们7岁的女儿怕黑,不肯自己呆在房间里,怎么办?老师的回答完全颠覆了我的理念:你的女儿很敏感,她很懂得保护自己。然后,他翘起大拇指,对女孩子说:你很棒!本来缩在沙发上、紧张不安的小女孩子,脸色立即明朗起来,治疗结束时,居然兴高采烈的。我猜想是因为终于有人帮助她的父母更好地理解她了。 西蒙所演示的,正是保护我们的负性情绪。而电梯中的父母,以及我们通常所做的,则完全相反。我们常常批评、压制、否定、责备甚至呵斥那些表现出负性情绪的孩子。 其实,母亲在孩子刚刚降生的最初1年里,都做得非常好。当孩子哭闹时,母亲不是制止孩子哭,而是检查孩子是否饿了、冷了、尿了、受伤了。所有疑点都排除后,如果孩子还是不停地哭,母亲就会送孩子上医院—负性情绪提示我们,人正处在不良状态中,或者很不适应当时的环境。 我们要解决的,不是克制情绪或者压制情绪,而是去掉环境中不利的因素,或者积极主动地调整我们自己,以更好地适应环境。遗憾的是,当孩子长大后,我们却常常简单、粗暴地遏制这些具有保护意义的负性情绪。 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负性情绪,它会保护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远离危险。电梯中的母亲,发现孩子的躲避行为后,可以立即把孩子抱起来,给她直接的安全感,告诉孩子:我知道,你不认识这个阿姨,所以有些害怕。然后,把孩子的情况和对方交流。当孩子观察到母亲可以轻松愉快地和这个陌生人交流时,她就会慢慢放松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情境安全感评估后,孩子也许就敢尝试接近陌生人了。
版权所有:金刚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