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由钧天琴社主办,山西元音琴社、忻州秀容琴社协办的钧天琴社《普庵咒》单曲游学班于近日在山西省五台山圆满结业。在为期5 天的游学之旅中,国内著名的古琴艺术家王鹏老师全程授课、逐段解析,期间学员们走访了与琴曲《普庵咒》有密切历史渊源的普庵禅寺、五台山普寿寺尼众佛学院等,并习琴于大白塔下,在佛地的自然与人文行走中悟道成才。 古琴在海拔2795 米的东台望海峰顶凭石迎风,学员们携琴行走于台顶的山间小道。这是一次真正的文化探秘之旅,是对自然、人文和身心的一席观闻,更是纯莹心性的一次返璞归真。 古琴被誉为四艺之尊、众器之首,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巍巍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琴、棋、书、画,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人不可须臾离身的修身之器。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五台山得名于其东南西北中五座高峰台地。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东南西北中之五方对应于古琴音阶——角徵宫商羽之五音,又应肝心脾肺肾之五脏,木火土金水之五行。司马迁曾言:“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和正信,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徵动心而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智。此谓五音之和入耳而感动于心肝脾肺肾,而得仁义礼智信之正也。”诠释了琴之五音对肝心脾肺肾五脏、仁义礼智信五性的积极意义。 此次游学班的主题是《普庵咒》。说起中国佛教经典上著名的咒语之一的《普庵咒》,与五台山有着直接的渊源。早在4年前,忻州秀容琴社社长张晓鹏在五台山写生,途经五台山普庵寺时,发现自己娴
熟弹奏的《普庵咒》琴曲竟然诞生于这座寺院之中。当听说国内有影响力的琴社之一的钧天琴社拟在福建武夷山举办《普庵咒》单曲游学班时,他与山西元音琴社常务副社长南林旺先生一道,以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力荐主办方将此次活动放在五台山举办,以此扩大五台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尤其希望对山西文化界、山西琴界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普庵寺始建于北魏,是孝文帝下令并拨款建造的六十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汉传佛教寺庙的开山道场。普庵寺所以享誉十方,这与南宋时一位入山住锡的普庵禅师有关。普庵禅师是禅宗临济法系第十三代法嗣,是一位大彻大悟的大禅师,以度黎民百姓为主。其开示与神迹,广行于教界民间。其所传之《普庵咒》更可消灾解厄,令虫、鼠、蚊、蚁远离,凶神恶煞走避!常予持诵可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繁殖、万事如意。 而根据《普庵咒》创作的琴曲是现存于世上千首琴曲中,几乎唯一真正流传并为人熟知的佛曲,因而,以古琴参禅悟佛,《普庵咒》是必经之地。 游学班的学员们首先拜访了与《普庵咒》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普庵寺和普庵神咒作者普庵禅师的弘法之地。《普庵咒》原为普庵禅师自创咒语,音声规整、节奏回环,诵之可“荡涤邪秽、安心怀护”;后人以律调拟其节奏感和音乐性,谱成配以咒文诵唱的21 段琴曲《释谈章》、配以咒文诵唱的13 段《普庵咒》、以及脱却咒语的纯器乐化的《普庵咒》。琴曲音韵畅达、清静平和、禅境深远,抚之可静虑涤心。《天闻阁琴谱》谓之:“清夜弹之,逼真暮鼓晨钟,贝经梵语,如游业林,如宿禅院,令人身心俱静”,被誉为“平调中第一操”。在普庵寺大殿内,游学班学员们在住持的领诵下全文朗诵普庵咒辞,并在普庵寺前坪合影。 中国古琴音乐风格的清幽恬静,与禅的默照观心息息相关。正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说:“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又言:“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游学班学员们行走普庵禅寺、诵念普庵咒辞、抚奏《普庵咒》曲,在乐声中观想自然、观闻禅义、观照自我,是以琴达成更高生命境界的美妙旅程。 此外,游学班学员们还先后拜访了亚洲最大的女子佛学院——五台山普寿寺尼众佛学院,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唐代木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并在大雄宝殿内听琴禅修。在五台山大白塔前的空地草坪上,王鹏老师逐段辅导,详细解析琴曲各段各句层次意境,同时对学员们的指法进行一一纠正。 王鹏老师就此阐述此次修学的深远意义。古琴所传达的“清微淡远、中正平和”的审美意蕴可以转变为中道智慧,启迪琴人。琴人将之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种平和安定的心态,处变不惊,在风云变化、虚幻无常的外在世界中保持澄明的情怀、清净的心灵,独立于世俗的阴翳——是谓智慧。五台山是代表般若智慧的文殊菩萨的道场,其常见形象是五髻童身,五髻代表文殊的五种智慧,童身取天真之意。由此,对智慧的追悟、对天真的寻索,在钧天琴社的五台山古琴游学班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在短暂的游学生活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学班的学员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博大精深,惊呼五台山究竟有多少宝藏,等待人们去发现、整理、挖掘和利用。携琴行游于五台山,亲近文殊,亲近大自然,亲近天真,收获丰硕,每个人都期待着下一次能够与五台山再次相会。